内容摘要:
我国的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大,增速快,增量空间广阔,正处于向世界级医疗高地看齐的过程中。由于医疗消费需求的释放、政策对医疗体系政策的引导,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,且在过去8年中高速发展,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%,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。
大健康产业有五大分类,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就是其中之一,而口腔医疗服务,就身处在这一板块。
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在2019年出现了一个发展峰潮,随后整个行业的投资趋势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,主要呈现以下特点:
资本涌向头部企业
数字医疗和院外健康管理等非医院资产受到追捧,例如体检、在线诊疗与健康管理、养老等赛道逐渐受到资本重视,尤其是有整合能力的资本;2021年上半年,并购交易主要由财务投资人贡献,交易金额占总交易金额的72%,财务投资人交易集中在数字医疗领域(AI辅助诊疗、医疗信息化、在线诊疗与健康管理等)。战略投资人仅贡献28%,且交易主要集中在控股收购单体医院(综合医院、医美、辅助生殖、妇幼等)。
各赛道潜在投资主题各不相同
大健康产业各赛道发展程度不一、投资主题各不相同:起步较早的赛道:医院、体检赛道等业态起步相对较早,行业发展较为成熟,目前的发展方向已经开始趋向于行业整合。
我们熟悉的口腔医疗服务正身处这一赛道,现在仍是资本竞逐的焦点,发展方向也趋向于多游板块整合。但是因为行业分散,企业龙头地域性强等原因,整合之路空间广阔,却也道阻且长。
新兴赛道:大多是新医改以来大健康行业衍生出的新业态,如基因检测、第三方独立影像、互联网医疗等,处于行业早期阶段,未来的方向主要是行业转型发展。具备全球化发展潜力的赛道:具备技术领先性的严肃医疗、CRO、在线诊疗与健康管理、大数据辅助诊疗、医药电商、可穿戴设备等业态可进行全球化发展,但目前相关举措的实施仍受全球疫情的影响。
新医改以来,民营医疗成为“香饽饽”
公立及企业医疗改制热潮从2013年开始攀升,在2016年达到高峰;民营医疗由于股权结构和退出途径相对清晰,成为了贯穿医疗投资的主旋律。民营医疗虽然在中国受到公立医院医疗的挤压,但在资本市场上一直都是主力军队,从2013年至今,累计交易规模超800亿元,远超公立/企业医院交易规模(~200亿)。
而相对于公立医院,民营医院交易的好处主要体现在:股权结构清晰:民营医院主要控制人为个人股东或单一股东,决策效率高;交易流程简单:不涉及国资,无需招拍挂等流程;退出途径清晰:包括转手卖出和上市退出。
就口腔板块来看,到今年6月底,行业内已经披露的融资事件就高达26起,总融资金额高达29.14亿人民币,且汇集了高瓴资本、红杉资本这样知名投资机构。
除了以正畸种植这样高热度项目为代表的口腔医疗服务领域,口腔耗材,数字化口腔医疗产品等等相关领域都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。
随着社会办医政策的持续放开与医疗规范化整合加速,口腔领域在未来还会持续迎来大规模的资本加入,掀起又一波上市热潮。
营利性医院控股型收购增加
非营利性医院转营利性受阻,营利性医院牌照成为了市场稀缺资源。营利性医院作为公司体制,在资本运作方面具备天然优势(并表、转手出售、上市退出等)。
2021年医美成为赛道新宠,眼科、口腔等传统热门赛道继续领跑
专科医院一直都是资本市场更青睐的标的类型,因为相对于综合医院,专科医院盈利能力、估值标准更简单清晰;运营相对标准化,投后价值提升空间大且更可以量化(如诊疗能力提升、市场营销举措、品牌价值导入);对于集团战略、资本运作来讲,题材更聚焦;消费医疗(眼科、口腔、医美等)因为医保收入占比低、定价自主权大,一直受到资本青睐。
证券市场监管利好,IPO保持强势
2013年至今,多数医疗集团均通过港股或美股上市,由于A股对于医疗集团中医保收入占比及医生执业资格方面存在诸多限制,A股上市难度相对较大。就业内熟知的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医疗集团包括:A股:爱尔眼科、通策医疗;港股:瑞慈医疗、康华医疗、国际医学、海吉亚、宏力医疗、弘和仁爱、康宁医院;美股:泰和诚。
而从2020年开始,A股创业板开放注册制,多个医疗集团冲击创业板或港股,其中包括:三家眼科医疗集团集体向创业板交表:普瑞眼科、何氏眼科、华夏眼科;温州地区康宁医院拟申请A股发行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;温州的口腔医疗集团“中国口腔医疗集团”申请港股上市;美中宜和、邦尔骨科、三博脑科、固生堂等均冲击创业板或A股。照此趋势来看,未来或会有更多的医疗集团计划IPO。
随着民生产业发展、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,大健康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总体来说还会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。而口腔大健康产业的广阔前景已经开始定向激活资本市场,资本方进驻口腔大健康产业的“玩法”日趋多样,关注的焦点也在变化,以往过去单一的资本进出模式,在未来或将难以适应日渐复杂的产业发展。
同时,借助资本的力量,口腔企业在产业链横、纵向渗透上拥有较广的转圜空间,不仅聚焦业务前端,而且更重视技术、研究、人才的产业后端矩阵。
云谷科技加盟申请
Franchise application
推荐文章
更多
科室主任怎么做好科室内部管理工作
医生ip打造策划方案 如何打造医生个人ip
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线上营销经营借势借力!
民营口腔医院扎堆冲刺上市,口腔诊疗真是“暴利”行业吗?
开牙科诊所需要什么条件:
一、牙科综合治疗机等牙科设备
至少要有牙科综合治疗机1台,洁牙机1台,牙科手机,很多牙科诊所还有种植牙系统等。
二、牙科科室设置
能开展口腔内科、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复科的部分诊治工作。
三、牙科人员
(一)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具有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》并经执业注册,在一级以上医院从事口腔临床工作5年以上,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。
(二)区(县)卫生局的行医许可证。
(二)至少有1名护士,持有《护士执业证书》并经执业注册。
三、房屋
(一)诊所相对独立,医疗用房与生活用房分开。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0.5公里。
(二)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。各诊室必须独立,诊室每台牙科治疗椅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。
(三)诊所的地面和墙面要使用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,要有经验收合格的消防和污水处理设施,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,消毒供应室应有合理的工作流程。
四、牙科设备
(一)基本设备:电动吸引器、牙科X光机、银汞搅拌器、紫外线灯、牙科高温灭菌设备、药品柜。
(二)牙椅单元设备:牙科综合治疗机1台、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、医师座椅1个、病历书写桌1张、口腔检查器械1套。
(三)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。
五、不得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、医疗美容、性病、戒毒、精神病诊疗服务,不得开展任何手术治疗。
六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,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,并成册可用。
七、注册资金到位并不少于20万元。
口腔牙科诊所的规模大小不一,且选择开店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也是不一样,此外门店所经营的项目也是不同,所以资金费用的投入是会有一定的差异。假设在县级城市开设一家规模为五十平米的牙科诊所门店,运营常规的项目,比如补牙、矫正牙齿、以及拔牙等,这样的门店大致是需要筹备有二十万元以上的资金。而在省会城市,或者是一线城市,大家对于牙科诊所的需求更大,其项目也是要更为齐全,这样的门店就是要筹备有六七十万元或者是上百万以上的费用了。
以上就是开牙科诊所需要条件全部内容,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口腔知识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:
如何开一个牙科诊所 开牙科诊所需要什么条件
口腔诊所,如何一步步落地线下营销?
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区别与联系
网络营销公司怎样
最新文章